中国殡葬史讲座
第一讲 殡葬的起源
“人生自古谁无死”,死亡,作为人生的一种自然归宿和终结,是人类无法回避、无法解脱、无法超越的现实问题。因此,人们的社会活动归纳起来不外两类:一类是围绕生活而展开的活动,称为“生存活动”,诸如饮食、娱乐、读书、交友、生产、婚姻等等;另一类则是围绕“死亡”而展开的活动,称为“死亡活动”,诸如临终关怀、办理丧事、做墓立碑、祭祀、吊唁等。人类的活动是受意识支配的,因此,每一类活动都产生相应的文化。前一类我们把它叫做“生存文化”,后一类我们称它为“殡葬文化”。
殡葬作为一种人类行为,是人类生产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行为的产生,使人类彻底地由“猿”(动物)成为了“人”。随着原始人类殡葬行为的发展和演绎以及人类文明的进化,殡葬行为逐步形成为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
殡葬文化是中国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两大文化支柱:一是灵魂不灭的宗教观,二是慎终追远的孝道观。中国殡葬的历史,就是这两大文化观的发展和演绎。
一、殡葬的起源
(一)原始人类
要了解人类的殡葬史,首先要认识人类的进化过程。古人类学家根据原始人类身体形态的变化以及使用、制造工具的差别,将人类的这一进化分为三个阶段:猿人、直立人、智人。
猿人:又译作南猿(南方猿人),因于1924年发现于南非而得名。南猿生存于距今300万-100万年之间,有的可追溯到500万年前,而有的又延续到100万年以后。
南猿中的原始类型(叫纤细南猿)也能直立行走,但还不能制造工具,南猿中的进步类型(叫粗壮南猿)已能制造简单的石器工具。他们直立行走,并使用简单石器。古人类学家将他们作为人类进化中的第一阶段。
直立人:它是古人类学上有特定含义的分类学名称,并非指这时人类才直立行走。在南猿时期甚至更早人类直立行走就已确立了。中国的蓝田人、北京人均属直立人阶段。一般认为,直立人的生存年代距今100万-10万年前,但现在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更早的直立人化石,如1965年在我国云南发现的元谋人,属直立人,年代测定为距今170万年,在非洲肯尼亚发现的属直立人头骨化石,年代测定在距今160万-130万年之间。对直立人阶段的研究,目前主要来自对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遗址。它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材料最丰富的直立人遗址。最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人已大量使用火。从现有的资料看,人类对火的利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不知道用火的“无火时期”,二是知道使用和保存天然火的“用火时期”,三是不仅用火,而且知道造火的“造火时期”。直立人阶段,人类尚属于知道使用天火的时期。
智人:距今大约10万年前,它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从广义上讲智人包括我们现代人,因此,有的人类学家称我们现在的人为“现代智人”。
早期智人:由于最早是1856年在德国迪塞多尔夫城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中发现的,所以又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在中国发现的大荔人(陕西)、许家窑人(山西)、马坝人(广东)、长阳人(湖北)、丁村人(山西)等均为早期智人。尼人比直立人进化程度更强,他们已能制造更多精致的各类石器,尖状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球等;能用兽皮制作衣服,不再赤身裸体,不仅使用火,而且学会了取火,更值得注意的是,尼人开始了埋葬死者的习俗,从目前的资料看,人类的殡葬行为是从尼人时代开始的。
晚期智人:距今1万年前,体质结构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是现今世界各色人种的直接祖先,由于最早是1868年在法国克罗马农镇发现,又称为“克罗马农人”。他们已有相当智慧,会制造复杂的石器、骨器和角器,会摩擦生火。中国发展的河套人(内蒙)、柳江人(广西)、山顶洞人(北京)、资阳人(四川)、建平人(辽宁)、左镇人(台湾)等都属晚期智人,现代各色人种就是从这一阶段开始分化的。
早期智人在人类学上又称为古人,晚期智人称为新人。在新人阶段,除了石器比古人更精细外,还有骨器和角器,还制造长矛、标枪等复合工具,修建简单的房子。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原始艺术,在他们的洞察遗址中发现了不少壁画,还有立体女人塑像。他们埋葬死者,并开始使用陪葬品。
(二)人类殡葬的起源
人类来源于动物,其早期行为和动物并无本质区别,原始人类对待死者,就像动物对待同类死亡一样,弃之荒野,任由其腐烂或任由食肉动物吞噬。《孟子•滕文公上》说:“盖上也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嘬之。”
随着人类思维的不断发展、进化,自我意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开始增强,原始人类开始关注起自己以及同类的尸体,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殡葬行为,即有意识地处理遗体行为。早期的殡葬是简陋的,殡葬意识也不,《易经•系辞》记载:“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救。”这就是说,原始人类以柴草裹尸体,置于荒野,不积土做坟,不竖木做标记,丧期也没有规定。从后世观点看这就是一种“野葬”,《说文》“吊”字段玉裁注:“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矛,投于中野”。在距今50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的墓葬中多有发现。在距今3000年前后中原周边落后地区那些“蛮夷”仍以这种方式处理死者,被中原知识界记载下来,后人用以解释远古殡葬的起源。
“葬(藏)之中野”,尸体会被野兽找到,人们这才想到挖坑埋葬,《礼记•檀弓上》说:“葬也者,藏也,欲人之弗得见也”。墓坑不深、不讲究,不做坟堆,墓与地面平。“凡墓而不坟,不封不树者,谓之葬。”直到西周时期,墓上仍不做坟堆,不做标记。
要清楚地知道人类的殡葬起源于何时,必须借助于考古学资料。但这里的殡葬行为是指埋葬,不包括水葬、火葬、天葬乃至腹葬等,因为这些行为没有留下遗迹。
早期智人中的尼人距今10万年—4万年之间,属旧石器时代中期,此时期产生了关心并处理尸体的习俗。人们将死者埋在墓穴里,并以工具或装饰品陪葬,并在死者周围撒上些红色粉末。
晚期智人距今4万年—1万年之间,他们对死者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如克努马农人比尼人更关心死者,将尸体染色,把死者双臂交迭在胸前,在墓里陪葬垂饰、项饰、武器、工具。这一时期我国的山顶洞人(距今1.8万年)也有了埋葬死者行为,并在死者周围撒上红色赤铁矿粉,并用石器、饰物陪葬。在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埋葬有三具尸骨的墓葬,一具老年男性,一具中年女性,一具青年女性。这种有意识地将氏族的男女老少埋在一起,反映了智人时期已出现对血缘关系的认同,这也可视为公共墓地的起源。
这些通过考古资料所知道的人类最早的殡葬发生在距今10万年—1万年之间,尽管当时人类还从事着原始的渔猎、采集活动,但已经开始按照原始人类对生活所作的注解来对死者进行安葬,这就是人类殡葬的起源。
二、殡葬起源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
原始殡葬既然是早期人类社会的一种行为方式,它就必然是原始人类的认知行为的结果,是早期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的产物。
(一)原始思维及其特征
所谓原始思维,是指原始人所遵循的思维方式以及所达到的思维水平。由于爱当时物质条件、生产、生活方式的制约,原始思维方式是肤浅、贫乏的,它没有深度和广度。具有如下特征:
1、原始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
心理学将人的思维分为三个层次:行为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三个层次依次递进,一级比一级更高级。
行为思维是通过具体的行为或活动表现出来的思维,这在一些较高等的动物那里非常典型,如狗、猩猩。
形象思维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的思维。如人的模仿行为,艺术活动等是通过形象思维进行的。
逻辑思维是通过抽象的概念推理(概念—判断—推理)表现出来的思维,如三段论、归纳、演译、证明、反驳。科学研究主要是依赖逻辑思维。
原始人类尽管已从动物中独立出来,但它尚处于人类的幼儿期,因此,它的思维方式大量地表现为形象思维,这在原始宗教中表现特别突出。
2、原始思维以类比、模拟的行为方式为主要表现
原始的宗教的巫术、祭祀、祈祷等集中的反映了这一思维形式。
3、原始思维以崇拜为主要倾向
在整个原始宗教中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崇拜”。原始人崇拜一切,从自然对象、自身到自己所创造的通灵术,并将其作为精神寄托,以战胜所有恐惧,建立生存希望。
(二)原始宗教及其根源
宗教,简言之,就是对神灵存在的信仰。它是一种文化形式和文化观念。按宗教学的原理,一个完整的宗教必须具有四个要素:一是宗教的观念和思想;二是宗教的感情和体验;三是宗教的组织和制度;四是宗教的行为和活动。
原始宗教,不仅是它流行于原始社会,更在于它的内容和形式都不完备,是朴素的,非系统的。
原始宗教起源有主体、客体两大因素:主体因素是原始人自身特性;客体因素是原始人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
人类自身具有一种软弱性,这是理解宗教问题的主体先决条件。人类作为有限的存在仍是一个被创造物,这就意味着人的存在的不完整,它必须依赖并通过它物以达到自身的完整。这表现为人类对物质的依赖和精神的软弱性。在原始时代这种精神软弱性集中体现为“恐惧”。相当多的史前文化学者对此都有精辟的论述。在原始时代,恐惧充斥着一切领域,由于原始人类的无知,极度的软弱性导致恐惧,再由恐惧导致崇拜。崇拜使原始人类获得秩序感和精神力量,并由此达成精神上的完满。人类也有强大的一面,它驱使原始人类力图战胜自然,主宰自己的命运。这表现为原始人对神灵的沟通和驾驭,巫术就是主要表现形式。原始人所具有的软弱性和强大性之间的矛盾是原始人对神灵世界既信仰、依赖,又与之顽强抗争,产生了原始宗教。
客体因素是原始时代,原始人生存的恶劣自然环境,简陋的生产工具,低下的物质生活,以及氏族、部落之间的竞争和战争,这些规定了原始宗教的具体内容。
(三)崇拜是原始宗教的核心元素
崇拜是人敬畏并崇尚一类对象的心理,它导致一类相应的行为,这就是崇拜活动。
1、原始人的自然崇拜
原始人的崇拜,我们将它为原始崇拜,它没有系统的思想理论和大量的文字阐述,而是以质朴的、麻木的、狂热的、粗野的方式认定并实施崇拜。
原始崇拜从崇拜自然物开始。原始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之中都隐藏着一个威力无比的具有喜、怒、哀、乐情感的神灵,它们操纵着这些自然对象,原始的自然崇拜是原始宗教的最古老形式。
2、原始人的自我崇拜
自然崇拜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崇拜目标会移回到自身,即“自我崇拜”。这不仅标志着原始人类发现了自己,而且是以某种方式认可自己的强大。
自我崇拜的主要类型有:血崇拜、‚性崇拜、ƒ鬼魂崇拜、④祖先崇拜。
灵魂观念产生了鬼魂崇拜,鬼魂崇拜的发展产生出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血崇拜、生殖崇拜、鬼魂崇拜结合的崇拜形式,是鬼魂崇拜的直接发展。
灵魂观念的诞生是原始世界观的一次重大革命,它构成了原始人全部世界观的枢纽。它最直接的结果是产生出了原始的殡葬行为,人们认为祖先的鬼魂是保护自己子孙的,为获得这一庇荫,人们变得日趋系统甚至繁琐地安葬并祭祀先人,文明社会的出现更是推动了这类活动的发展。
(四)原始宗教的主要内容
原始人有众多的神灵崇拜对象,并对此进行分类,这些分类是带着情感性质的,作出了善、恶的区分。根据这一区分,开始了和神灵建立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的,即既联合又斗争。对“善”的神灵以崇敬、祈祷、求助的交往关系;对“恶”的神灵,采取回避、驱除或消灭的关系。而这些沟通关系由一系列的仪式、规范和行为所构成,诸如:禁忌和巫术、献祭和祈祷、图腾崇拜等,原始人深信,这些方式是按自己的需要去支配鬼神,是人神交往的唯一通道。这一形式就是原始宗教。它包含了以下主要内容:
1、禁忌和巫术
禁忌是人们为避免触怒鬼神而给自己制定的否定性的行为规范,如语言禁忌、行为禁忌、饮食禁忌、告诫人们什么情况下不能做什么。
巫术是原始人用以沟通并操纵鬼神的具象征性的神秘的模拟表演及其仪式。“巫”其甲骨文字符类似“十”字,大量出现在原始社会遗物和图画中,它象征着太阳的纹饰。原始巫术最早的形式就是“占日”。从事人神沟通工作的人称为巫师。《 语•楚语》记载:“在男曰觋,在女曰巫”。先秦、两汉时称占星卜筮的人为“日者”。在《史记》中,就辟有《日者列传》,后世均称为“巫”,而不再称“日者”。
巫术的目的,一是禳安,二是求福。原始人深信,通过巫师那怪诞的咒语和怪叫,疯疯颠颠的跳跃,象征性的行为、仪式;人就可以影响鬼神,驱祸得福,保平安。
2、献祭和祈祷
原始人信仰鬼神,就会有求与神灵,并向它有所表示。这就有了献祭和祈祷。
献祭是用供品供奉神灵以换取神灵的谅解,恩赐和帮助。祈祷是以溢美阿谀之词歌颂神灵。献祭和祈祷仪式均伴有舞蹈和卑下的动作(如磕头),以取悦于神灵。
献祭的物品,以牛,羊,猪,狗之类的动物献祭,称牲祭;以五谷以及一些简单的工艺品献祭,称物祭;以活人为祭品,称人祭。人祭与血崇拜相联系。考古学,民俗学都证明,人祭的野蛮行为,在原始时代曾普遍流行。在我国,到了文明时代的殷商时期,人祭更普遍盛行。
3、图腾崇拜
图腾一词源于印第安鄂吉瓦人的方言,意为“他的亲族”。其含义是;每个民族都自认为自己起源于某一动物或植物,也有某些自然现象,如太阳、月亮等。这些动物;植物被视为本氏族的亲属(祖先),不准杀食,并其视为氏族、部落的保护神。文化史学认为,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相结合的产物,图腾对象是一类自然物,而非单个个体,是和本氏族有着共同血缘关系,共同灵魂,共同祖先(或祖先)的氏族保护神。
图腾崇拜给原始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增强了氏族成员的凝聚力和信心,是原始人精神力量的源泉。
(五) 原始宗教对殡葬起源的文化意义
原始宗教是原始时代的意识形态,是原始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最集中的体现,因此它是原始社会一切行为的理论出发点,考古学提供的资料显示,原始宗教在原始时代流行了几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维系人类早期社会并推动其发展起巨大的历史作用。
人类殡葬起源从时间上讲,起源于距今10-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但更重要的是从认识论上讲,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灵魂观念。而以血缘观念发展出的祖先崇拜则对原始殡葬的葬式形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原始“殡”文化形式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献祭和巫术。所以可以说,对殡葬起源影响最深远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莫过于原始宗教。不理解宗教就不能理解殡葬。原始宗教是理解殡葬起源的重要理论前提。
三、原始社会的葬法与葬式
(一) 葬法
原始时代,原始人的葬法较多,从考古学的资料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土葬
土葬是原始社会最流行的葬法。原始时代在由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后,人类由采集、狩猎的迁徙流动,到了定居农业的农耕时代。对氏族人员埋葬的随意性也得到改善,随着定居生活,对氏族亲人的死后埋葬开始固定下来,公共墓地开始大量出现,我们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遗址,证明了距今六、七千年前后是中国原始殡葬的大发展时期。仰韶文化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西、陕西以及甘肃、湖北、河北和内蒙部分地区。仰韶文化以西安半坡村遗址最为完整,遗物最为丰富。自1954年开始发掘,已发掘出1万平米遗址。这是一个原始氏族时期的部落。遗址分为三个区域:主要是居住区,居住区东面是制陶区,北面是公共墓地。
半坡墓葬共发掘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174座,绝大部分埋在公共墓地,也有少数在公共墓地外,而有两具曲肢葬者埋在居住区的窖穴中。成年死者的墓坑排列得相当整齐,纵掼成行,是一条条直线。间距在1米左右。而墓地东南部墓葬较乱,在保存较好的118座成人墓葬中,有随葬物的有71座,发掘随葬品308件,主要为生活用具和装饰品。半坡墓葬男女分葬,没有男女合葬墓。其中两座合葬墓,一个四个女性合葬,另一个是两个男性合葬,年纪约十四五岁,墓坑呈长方形土坑,没有墓具。没有男女合葬说明当时一夫一妻制尚未形成,还有形成家庭制度和私有制。
在仰韶文化后出现的龙山文化,其墓葬已相当发达。在其发掘的3600平米遗址内就发现了900多座墓葬,预计如全部发掘,墓葬则在1万座左右。龙山文化在夏禹活动区域,考古工作者认为,它是夏文化的前身。龙山墓葬中一是同性合葬墓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异性合葬墓,表明家庭制度已经形成。二是氏族公墓消失了,墓葬排列不规则,交叉紊乱严重。三是使用棺木已普遍。四是随葬品已有了明显的等级差别。
2、火葬
火葬又称“熟葬”。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在新石器时期已出现了火葬。1945年,在甘肃临洮洼山史前文化遗址中,发现一座墓中有三个灰色大陶罐,其中一个盛有人体火化后的骨灰。1987年在辽东半岛新金县双房石棚墓葬中,发现有火烧后的尸骨,并有陶壶和石纺纶随葬。在《墨子·节葬下》中就记载了仪渠国(青海、甘肃一带)火葬习俗。
3、瓮棺葬
瓮棺葬是一种以陶瓮、陶罐为葬具来安置与死者的葬法。我国在已发掘的史前文化遗址中发现有80多处,瓮棺葬近1100座,遍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前面讲到的半坡墓葬遗址中,在250座小孩墓葬中有73座就是瓮棺葬。仰韶文化分布区是我国史前时期瓮棺葬最盛行的区域。瓮棺葬分为两种,一是将尸骨全部装入瓮棺中,称为“装入葬”,另一种只用器物套头,盖头或盖住、套住上半身,称为“非装入葬”,瓮棺葬绝大多数用来埋葬婴儿、儿童,极少数埋葬少年或成人。在瓮棺盖子或陶钵底部中间都有一个人工凿制的小孔,将其作为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
4、衣冠葬
衣冠葬是史前时代一种比较奇特的葬法。特点是墓内无死者尸骨,仅葬有死者的衣冠。我国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山东大汶口墓地就有5座无尸骨的衣冠墓,但随葬品相当丰富。衣冠葬与当时氏族战争有关,氏族首领、勇士为保卫氏族生存献身,在战争中死亡,尸体无法收回,氏族为他们实行厚葬,举行葬礼,建造衣冠墓。
另外,天葬、水葬等葬法也在原始社会流行,但由于没有遗址保存,无法以资料来证明,只能从民俗学角度,以现有民族的葬法印证。
(二)葬式
原始时代的葬式多种多样,名目繁多,从死者入葬时身体姿势可以分为仰身葬、侧身葬、俯身葬;从肢体置放情况,可分为直肢葬、屈肢葬、蹲肢葬、断肢葬、折肢葬;从墓葬中人骨堆放状况来看,可分为叠骨葬、骨架扰乱葬;从死者入葬的次数看,要分为一次葬、二次葬、一二次混合葬;从墓坑入葬的人数看,可分为单人葬、多人葬。葬式不同,既可因死者的身份不同而异,也可依死者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氏族、不同的致死原因而异。择要作以下介绍:
1、仰身直肢葬
仰身直肢葬,即入葬者仰面朝天,四肢平放,呈自然的仰卧状态。这种葬式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广为流行。如前面提到的西安半坡遗址,174座成人墓中,绝大多数葬式为单人仰身直肢葬。龙山文化墓遗址也均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这是我国汉族地区最普遍、最主要的葬式。
2、侧身直肢葬
侧身直肢葬是入葬者身体侧卧,双手垂直贴身,两脚伸直并拢的葬式。这种葬式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墓葬中有所发现,但数量少,为一种特殊葬式。
3、屈肢葬
屈肢葬是将死者肢体弯曲、紧缩后安葬的葬式。主要可分为蹲式和卧式两种。蹲式像人蹲坐姿势。卧式又分为仰卧、侧卧、俯卧三种,其下肢弯曲。从考古资料看,旧石器时代晚期,绝大多数墓葬均采用屈肢葬,把腿折叠起来,紧紧靠近身体。进入新石器时代,这种葬式开始盛行,遍及世界各地,在我国发掘的遗址中,西北地区盛行单人侧身屈肢葬,四川巫山(现为重庆)大溪文化遗址则是仰身屈肢葬流行,广西一带则是蹲式屈肢葬。
4、俯身葬
俯身葬是一种扑倒姿态的葬式。可分为俯身直肢葬、俯身侧肢葬、俯身屈肢葬三种。其起源大约与仰身直肢葬同时。在新石器时代,这种葬式较为流行。如长江下游的马家浜文化,普遍实行单人俯身葬。仰韶文化墓地也有许多俯身葬例发现。在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墓地都有发现。过去有学者认为俯身葬是奴隶或近似奴隶死者的葬式。但在青海贵南县尕尔马台遗址发现40多座齐家文化俯身墓葬,入葬者不论男女老少都采用俯身葬,这种现象在我国考古发掘中极为罕见。因为处在齐家文化这个发展阶段上还不可能出现成批殉葬的奴隶墓。
5、一次葬
一次葬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最普遍的一种葬式。多为单人墓,也有少数合葬墓。
6、二次葬
二次葬又称迁骨葬、洗骨葬、检骨葬、残骨葬,是指采用风化、土化、火化、水浸等不同方式使死者皮肉、内脏等软组织消解后,再把骨骼收作一次或两以上处置的葬式。二次葬的葬例,在我国大多数省份新石器时代墓地中曾有大量发现。二次葬的出现与原始人类灵魂不死观念是密切相关的。
7、单人葬
单人葬,又称个体葬,指墓穴中只埋一个人的葬式,这种葬式,在原始时代极为流行和普遍。
8、合葬
合葬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死者葬在一起的葬式。从考古资料中看到合葬分多种形式,从氏族体系来看,可分为同性成人与小孩合葬、异性成人合葬、异性成人不同辈份的合葬;从性别来看,可分为同性合葬、异性合葬;从入葬次数看,又可分为一次性合葬、二次性合葬或二次合葬中夹杂少数一次性合葬;从合葬姿势来看,可分为仰身直肢与侧身屈肢合葬、侧身直肢与侧身屈肢合葬、俯身直肢与侧身屈肢合葬;从合葬范围看,可分为同棺合葬、同穴合葬、同地合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