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寿山三十周年︱2022年泸州市遗体与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
4月2日上午,为缅怀纪念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由泸州市红十字会、泸州市民政局主办,西南医科大学、泸州市南寿山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泸州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2022年泸州市“春之生·生命的意义”遗体与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泸州市南寿山墓园广场举行,来自我市各地的捐献者家属、捐献志愿者、医务工作者等齐聚于此,表达对逝者的追思和悼念。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属代表李女士在现场分享了她母亲的捐献故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泸州市南寿山墓园还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隆重举办了“生命之树”节地生态集体葬仪式,将7位捐献者的骨灰,放入了南寿山墓园的“生命之树”特色生态墓区。
据了解,我国每年因器官衰竭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有30多万人,只有不到1/20的人能够得到器官,很多人在等待中绝望地离去。
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志介绍,我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从2010年开始以来,已逐步建立、完善了遗体与人体器官捐献的登记报名、日常联络、接收服务和人文纪念等各项工作。
通过泸州市红十字工作人员的努力宣传“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引导大家树立科学生死观,树立新型丧葬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也被更多的群众所了解。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3975人志愿登记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成功实现了人体器官捐献21例,遗体捐献50例,眼角膜捐献38例,捐献量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