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飞“卯”进】琴音袅袅,遥诉思念——正月初四祭扫小记
【序】
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
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
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
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唐·张九龄·《晨出郡舍林下》
当第一缕晨光穿过夜的薄雾,园区便迎来了一个美好的清晨。褪去夜幕笼罩,清晨园区的山山水水都显露出精致的轮廓,让人顿感清新开阔。水墨画一般的园区里,弥漫着好闻的青草香味,轻轻一嗅,心旷神怡。行在清晨的园区,是一种对美景的欣赏,一种对时光的追忆。更是一种“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的”超然和洒脱....
【琴音袅袅淌心间】
每一年春节,园区都会邀请专业的乐师,在园区演奏古乐。整个园区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中,为人们的祭祀祈福营造了一个清新静雅的祭扫氛围。吟、揉、绰、撞、打圆....通过各式各样的弹奏技巧,乐师将看上去单薄的古琴演绎出变幻的音线。音迹光滑圆柔,富于弹性,曲调起承转合,颇有章法。琴声悠悠,萦绕在路人耳畔,时而淡雅细腻、时而中正平和、时而缥缈空灵、时而铿锵有力...清风入弦,悠扬的琴声将过往的行人引入诗意又朦胧的仙境。
合奏时间到,各点位的琴师在玉皇宝殿前集合,开始合奏。合奏有三种乐器:笛子、空灵鼓、古筝。笛声悠扬而起,清脆与柔和相应,怡人心脾;别名为“忘忧鼓”的空灵鼓,一声一声,敲奏出曼妙、空灵的音符;古筝的声音则婉转悠长,悦耳动听。三种乐器交相呼应,演奏出一首首层次丰富,余音绕梁的乐曲。伴随着优美的古乐,琴师身着古装,优雅弹奏。行在园区,仿佛置身仙境一般,令人心旷神怡。
【云祭祀,思念不缺席】
精心擦拭墓碑,依次摆放好水果、鲜花等祭品...一大早,南寿山人文纪念公园的工作人员就在墓碑前忙碌着。这是园区自2021年以来开展的云祭祀·代客祭扫服务,由园区工作人员为不能亲自到现场进行祭扫的群众进行祭扫工作。群众也可以参与云祭祀·线上活动,点击云祭祀线上平台,为亲人写下留言,寄托哀思。
“春节来了,您的儿女不能前来为您祭祀,特委托我们为您擦拭墓碑,献上鲜花,以表达对您的思念之情”,工作人员在墓碑前虔诚地向逝者诵读着亲人的留言,进行鞠躬行礼。
“我今年终于结婚,媳妇很美丽,您一定很喜欢...”最朴实的话语,往往也是最动人的倾诉。云祭祀不仅传递了思念,也带去了一种情感的寄托。“悲歌当泣,远望当归”, 有亲人的地方,就是心灵的归处。云祭祀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思念不缺席,越来越多无法实地祭扫的群众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截至目前,已有9883名群众参与到云祭祀的活动中来,这种新兴的祭祀方式也被更多的人接受。
2023年1月25日(大年初四),我园共接待来园祭祀群众约1.5万人次,入园车辆1300车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