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清明——南寿山公司活动纷呈
清风至,万物生,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寒食节、祭祖节等,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在这期间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11为复兴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清明节期间,南寿山人文纪念公园在园区内推出“国风出行·文明祭祀”主题活动,倡导扫墓群众以穿汉服、行祭祀礼的方式文明祭祀。
【汉服抽奖】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 一进入园区,身穿汉服的工作人员格外引人注目。“衣袂飘飘,轻裾随风还”,完全将汉服古典、含蓄、轻盈、飘逸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现场有不少积极响应号召的扫墓群众,她们身穿汉服来园祭祀,对已逝去的亲人诉说着自己的思念。
在南寿山广场,一套华贵雅致的汉服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原来,那是“汉服抽奖”活动的奖品。为了传承汉服文化,清明期间南寿山人文纪念公园开展了“汉服抽奖”活动,扫墓群众可以在“仁孝福寿”小程序孝文化平台进行注册登录,积极参与汉服抽奖活动。截至4月6日,本次活动一二三等奖均已产生,其中来园祭祀的汉服爱好者万燕幸运地抽到了一等奖。万燕表示:她是一名古乐和汉服爱好者,这次在微信上看到了“国风出行·文明祭祀”的活动,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穿着自己喜爱的汉服来园祭祀,没想到那么幸运抽到了一等奖。最后,她表示“国风出行·文明祭祀”这种弘扬传统祭祀文化的活动为汉服爱好者在清明节搭建了一个展示汉服文化和祭礼文化的舞台,希望南寿山人文纪念公园能多举办这种活动,明年她将穿着一等奖汉服来园祭扫。
【手工制作祭品】 1在折纸手工坊区域,不少扫墓群众驻足停留,他们在折纸上写下对亲人的话语,将它们化成一只只代表着思念的千纸鹤,寄托自己的哀思和祝福。群众们表示,通过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祭品,不仅符合绿色祭祀、环保祭祀的需求,也更能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和思念。
【寻根问祖】 1清明时节祭祀祖先、寻根问祖、追根溯源,已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南寿山人文纪念公园在园区内还设置了百家姓互动展板,展板上罗列着105个姓氏牌。许多路过的群众纷纷到展板前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姓氏卡片,在上面书写寄语寄托哀思,虽然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但是它却维系着子孙后代亲情不断的血脉渊源,也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花艺坊】 1花艺坊内不少群众正在挑选心仪的花束或者盆花,或是献给逝去的亲人,表达着自己的怀念之情,或是将花束带回家里,代表对春天万物复苏,生命循环的美好期待。
【时来运转】 1福彩中心的刮刮乐游戏正在热闹进行,不少扫墓群众正在兴奋的刮着自己手中的奖券,期盼能刮出幸运和福气。福彩中心践行“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公益初心,传递出美好愿望,给人们带来欢声笑语。
清明期间,共计2000余人参与“国风出行·文明祭祀”主题活动,本次活动充分展现了清明古韵,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复兴了传统文化,增强了大家文明祭祀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