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欣欣向“龍”】 生命故事的延续·新区篇——南寿山人文纪念公园正月初五祭扫纪实

作者: 来源: 日期:2024-02-14 浏览次数: 【字体:

【序】

春回大地,万物更新。始建于1992年的南寿山人文纪念公园,为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逝者的缅怀之情,顺应时代的发展,现已打造出全新的园区。在新园区中,承载着我们对逝者的怀念,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欣欣向“龍”】新区展新颜

拂晓时分,在新老园区的交界处,放眼望去,翠绿树木掩映着不远处的山峦,轻纱般的雾气在其间飘拂。层峦叠嶂的山峰,在雾气的缭绕下,若隐若现,仿佛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卷。晨光透过树梢,洒在薄雾上,形成一道道柔和的光束,让整个景象愈发显得神秘与宁静。

71ac942945514fda9f00f4fd8c7c33e7.Jpeg

穿过这排翠绿的树木,我们便步入了南寿山人文纪念公园新园区。新园区以释迦文化为设计理念,按照五根设计“信园”“勤园”“念园”“定园”“会园”,目前,勤园15亩园区已开放。勤园以释家勤根为人文内涵,内置五处苑陵,风景优美,底蕴深厚。

6509c6fdc21341a48584c516a8924da5.Jpeg

23c4d7faac3c4dca9a6d59355bb48061.Jpeg        2b754c3220d746b79a96d956e0429dac.Jpeg

(“勤园”掠影)

   勤园内拥有众多风格独特的古风壁墓。这些壁墓的设计匠心独具,每一处细节都彰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古老的建筑和起伏的山峦点缀其间,与树木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清澈的溪水在桥下潺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小桥则横跨其上,连接着生与死,过去与未来。这样的景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古风画卷之中。在这片充满古风韵味的土地上,壁墓不再是冰冷的石碑,而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艺术品。它们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承载着文化的传承,成为园区中最具魅力的景致之一。

0cbfbe1136a84cc7bfa5f824b1bde09a.Jpeg

f2ea81e03b6c48b3af516e29aa4bf12d.Jpeg

勤园之中,除了富含古风韵味的壁墓,还设计了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的壁墓。这些壁墓仿佛是大自然的缩影,寓意着四季更替与生命周期的循环。亦在提醒人们,生命如同四季般不断轮回,每个阶段皆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应更加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bc915892e6784b16a4b8554d2748f191.Jpeg      cb87cc9c0e064a94b7e13a79e07d0d31.Jpeg

504f8ccbe0b041f6b3d9697d56d7a01e.Jpeg       fd7e818436d447cb8406ff2cd3d13ee8.Jpeg

走过壁墓,映入眼帘的是新区节地生态葬园区。这里,每一块铭牌都巧妙地围绕着树木错落而建,充分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节地生态园区不仅是对传统墓葬方式的一种革新,更是对生命价值和环保理念的深刻诠释。

479f1d3cc9274775b8724ba4ad30ec20.Jpeg

漫步勤园,一路欣赏着古朴的景致,来到了新区的标志性建筑——心经广场。广场中央,一尊金色的镂空佛像巍然矗立,它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散发着宁静与庄严的气息。佛像身后,是一堵以镂空文字形式展现的心经墙,阳光透过每个字,将其清晰映射于背后的白墙之上。

当人们步入心经墙,金色的经文便如同温暖的阳光般,映照在来者身上,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洗礼。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喧嚣和烦恼都被这金色的光芒所洗涤,只剩下心灵的宁静和澄澈。这个场景不仅是一次视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它让人在喧嚣的城市中,找到了一片心灵的净土,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种精神的寄托。

c97314ab88334fdeafee39821ed8533f.Jpeg

8ecd03adebb44a07bf850dd2288d067a.Jpeg

89a169b7031d43a986d9e8d1d582309b.Jpeg

603ada3d4a1b4b21badf7b8ad287a885.Jpeg

【结语】

自1992年成立以来,南寿山人文纪念公园一直承载着人们对逝者的怀念之情与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如今,新园区更是承载了我们对于未来的憧憬与期许。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南寿山人文纪念公园将继续见证生命的延续与传承,成为联结过去与未来的纽带,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心灵寄托之地。

2024年2月14日(大年初五),我园共接待来园祭祀群众约1.4万人次,入园车辆约1400车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