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巳如意 生生不息】大年初二·回家 ——南寿山人文纪念公园正月初二祭扫纪实
家,是每个人心中最温暖的港湾,是心灵的归宿。而祭祖,则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传统,是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当回家与祭祖相遇,便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一次对过去的回望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总是行色匆匆,为了生活奔波劳碌。然而,无论身在何处,每当春节来临,心中那份对家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回家的路,或许遥远,或许艰辛,但那份对家的渴望却让人义无反顾。当踏上家乡的土地,看到熟悉的风景,闻到家乡的气息,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亲切感。
每到春节,南寿山人文纪念公园便会迎来一番人头攒动的景象。稚嫩的孩童、朝气的青年、稳重的中年、慈目的老人们结伴前往祖先的墓地,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人们身上红的、白的、绿的衣裳与献上的鲜花、丝带、祈福卡交相辉映,纷纷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不同颜色的花朵装点着不同的园区,白色的花朵如天使般纯洁、红色的花朵如火焰般炽热,和精致的装饰一起,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为园区带来了无尽的春意,也动人地彰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
【时光绘忆·铭记】
一位年轻人专注地站立在一座壁墓前,手中紧握着一支饱蘸红色颜料的画笔,正在全神贯注地为墓碑上的字迹描色。他小心翼翼地落下每一笔,缓缓勾勒,仿佛在将岁月的风霜轻轻抹去。在精心勾勒下,字迹在斑驳中重生,变得鲜明而有力。
壁墓上的字迹,承载着逝者的姓名、生平与后人无尽的哀思,它们见证了生命的诞生与消逝,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传承。年轻人以笔为舟,穿越岁月的长河,连接过去与未来,将那些被遗忘的记忆重新拾起,镌刻在心间。这份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正是人类情感中最真挚、最动人的部分。
【墓区寻迹·温暖】
在晨光初照的墓区,静谧而庄严,工作人员正在墓区巡逻,突然听见徐先生一家说道“明明记得是这个片区,怎么没看见呢?”“这许久没回来,怎么记不清是哪个区段呢?”......面对这片广阔而密集的墓区,他们一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眼中满含着焦急。
工作人员见状,立刻上前询问了他们的需求。在了解到他们的困境后,工作人员立刻提供帮助。询问逝者姓名、帮助查找所在区段、带着他们到具体位置,整个流程熟练而流利。同时,工作人员温馨提醒祭祀群众,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仁孝福寿”中快速便捷查找逝者安葬信息。具体操作为:在微信小程序中查找“仁孝福寿”,找到墓园,选择南寿山人文纪念公园,选中业务办理—点击维护管理费办理或墓碑描色业务办理板块,输入逝者姓名即可。
在园区,这种寻碑小插曲时有发生,而巡逻的工作人员每次都能及时、耐心和高效地提供帮助。春节期间,南寿山人文纪念公园加大值守力度,保证每一名群众的诉求都能及时解决,这不仅是一种职责的履行,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逝者及其家属的深切关怀。在这里,每一块墓碑都是一个家庭的记忆,每一份思念都值得被尊重,每一次祭扫都值得被铭记。而墓区的工作人员,正是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份记忆和思念,让爱与希望延续下去…
据统计,2025年1月30日(大年初二),我园共接待来园祭祀群众约2.5万人次,入园车辆约3000车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