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挖掘文态资源  将殡葬园区打造成城市名片

作者: 来源: 日期:2013-07-10 浏览次数: 【字体:

——杨正康同志在泸州市殡葬文化研究协会首届会员会议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朋友们、同志们:
    今天是泸州市殡葬文化研究协会首届会员大会暨协会成立大会,我很欣慰能担任协会的名誉会长,为泸州殡葬文化研究工作出一份力。
 
    事物发展的规律是由低级向高级螺旋式上升的。马斯洛的社会需求五要素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只有满足了低层次需求,才能产生高层次的需要。泸州殡葬文化研究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泸州殡葬事业已走出夯实基础的底部,在向更高层次发展和迈进。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人们的观念形态、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和社会老龄化的到来,人们对殡葬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我们的殡葬改革已进入了关键时期。因此,加强殡葬理论和殡葬文化研究就日益重要。早在2009年12月,民政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 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加强殡葬理论和殡葬文化研究”的任务。
 
    我在市政府任副市长期间,分管过民政工作。泸州市殡仪馆、泸州市南寿山墓园的规划、选址,都是在我任副市长期间确定的,市民政局原副局长李传志同志对市殡仪馆和南寿山墓园的建设是有贡献的。我对殡葬文化缺乏研究,对协会今后的研究方向和路径只能谈一点看法,提一点建议供参考。地市级机构没有制定政策的权利,可对中央和省的政策制定作调查、提建议,我们作为基层,只能执行。所以我们的研究方向应该具体,要有针对性、实效性。这里,我重点就殡葬园区建设,谈一谈殡葬文化研究的问题。
 
    近几年来,南寿山墓园将文化作为主线,贯穿在园区建设的全过程,取得了长足发展。修建了寿山广场和玉皇宝殿,构建了全川最大的节地墓葬群“地宫”;建造了倡导厚养薄葬的《二十四孝》浮雕群,引领风气的《道德经》石刻墙;推出了十二生肖花坪墓和太极八卦花坪墓,打造了全川最大的绿色生态墓葬群;落实惠民殡葬,推出了“忠魂园”、“爱心园”、“博爱园”,墓园的精神文化色彩厚重。前不久,原宜宾市人大常务副主任,原宜宾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闻光源同志来泸,考察了南寿山墓园。考察后,闻光源同志对泸州殡葬园区的建设赞不绝口,一再谈到要向泸州学习。他同时发出感概,说宜宾不少老同志今后在宜宾“死无葬身之地”。一些厅级老干部,有这样的感概,让我意识到,根据需求,殡葬园区的建设是多么重要;同时也感到殡葬园区不仅是纪念先人、感悟生命意义的地方,也是一张城市的名片。
 
    有生就有死,这是世上万物发展的规律。在人的一生中,死是人生最后一站。在城市文化快速发展中,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扩张,殡葬园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日益显现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就对我们提出了殡葬园区如何建设的问题。
 
    近几年,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我们已经陌生的概念又重新浮出来,那就是“文态环境”。文态环境是与生态环境并列的一个概念。从本质上讲,文态环境就是人文环境,它表现的是生态环境中人类活动的文化内涵。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公墓,当人们提到它们的时候,也就想到了它所在的城市。山东的孔墓,不仅是孔老夫子的归宿,而且它蕴含了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影响了两、三千年。孔子的思想,其简单真理之所以穿越千古尘埃,正缘于它能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可供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惶。孔墓所起的文化作用可谓广大而深远。凡到山东旅游或出差的人,没有不想到孔墓去的。这就是墓园文化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是一个县、一个地区,而是一个省的大名片。又譬如在国外,说到海格特墓地,就会想到英国伦敦,马克思及其家人就安葬在这里。当我们提到拉雪兹神父公墓时,自然就想到了法国巴黎,巴尔扎克、莫里哀、艾萨多拉·邓肯都安葬在这里。这些著名公墓每年都吸引世界各国成千上万的人去参观。它们已经不再是墓地,而是一张张城市名片。这些公墓吸引人的不仅是它安葬着名人,同时墓区园林的设计、雕塑、个性化的墓碑无不充满着人文精神。文态环境是让墓地成为景点的关键因素。
 
    殡葬园区的生态建设,是殡葬改革的新事物,是对“入土为安”传统殡葬观念的正确引导,但殡葬园区作为城市特殊的区域,它的生态建设,不仅有生态问题,也有文态问题,是两者有机的结合。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审美情趣不断得到提升,人们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越来越关注,这就使我们在殡葬园区建设中要把文化艺术等文态氛围作为园区绿化的灵魂来对待。目前已经有学者推出了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殡葬园林文化学》,它把殡葬、园林、文化等相关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从生态、文态两方面对殡葬园林这一人类文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它为我们殡葬文化研究提供了研究内容和工具。我们搞殡葬文化研究,关键是要树立一种观念文化,要深刻理解和挖掘殡葬园区的文化属性,掌握殡葬园区的文化内涵,赋予殡葬园区浓厚的精神文化色彩。人们到殡葬园区,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而是为了获得一种精神的信息。因此,殡葬文化研究要充分地挖掘文态资源,如历史遗存、传统文化、民间传说、诗文、书法、雕刻、碑碣等,将人文精神融入园区,通过对景观的想象、延伸和升华,达到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只有包含了深厚文化底蕴的殡葬园区,才能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一个城市的殡葬园区只有突出自身的特点,拥有了自己的文化理念和文化结构,才能以鲜明强烈的文化特色来形成明确的风范,成为城市的名片。没有文态环境的殡葬园区,只会是一片墓碑的石材堆砌,对殡葬改革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和辐射力。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同志说:“用先进的殡葬园林文化来引导人、教育人,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挖掘文态资源,把南寿山墓园打造成泸州的城市名片,这就是我对殡葬文化研究协会提出的希望和建议。
 
    最后,引两副对联,与殡葬文化研究协会的同仁们共勉:“立身忌草草,为学勿飘飘”。即做人要认真,搞研究要实在,不飘浮。会员则要遵守章程,严格按章程办事。“求知无厌知无尽,治学有恒学有成”。即求知识绝不要厌倦,知识就会丰富、渊博;做学问、搞研究,有恒心就会成功。
 
    祝殡葬文化研究协会脚踏实地,做出成绩,为建设泸州做出贡献!
 
    祝大家夏日康健,平安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