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请把我葬在一棵树下
——退休党员带头推动殡葬改革和生态安葬
近日,泸州市南寿山墓园管理处的特色生态园区——樱花园安葬了首位入住者。樱花园是南寿山墓园富有环保特色树葬的代表之作,意为人活着的时候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便死去也不污不染,孑然一身。
樱花园
据了解,樱花园的首位安葬者是一名退休多年的老党员,在临终之前特别嘱咐儿女:“将来我走了,把我火化埋葬后,种一棵树就行,丧事一切从简,不要搞那些铺张浪费的。”“父亲一生质朴节俭、低调行事,从未忘记过自己党员的身份,还时时耳提面命,对我们严格要求。他走之前还让我们以后看他的时候带上一束鲜花就行了。”他的儿女这样讲到。
净土,摆放随葬品
放入装有逝者骨灰的降解骨灰盒
填土安葬
这是一名老党员以身作则,带头推动殡葬改革和生态安葬的真实故事。一直以来,国家都在大力倡导殡葬改革,为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12月印发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意见》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树立时代风尚;带头火葬和生态安葬,保护生态环境;带头文明低碳祭扫,传承先进文化;带头宣传倡导殡葬改革,弘扬新风正气。而这名老党员主动要求儿女节俭办丧,要求进行火葬和生态安葬,要求亲人文明祭祀,并身体力行积极践行和宣传殡葬改革,他的行为正是文件精神的真实写照。
亲人向逝者鞠躬
老先生所安葬的樱花园是采用树葬的方式,将逝者骨灰装入降解骨灰盒,葬于樱花树下,让其自然溶解,与樱花树融为一体,使生命得以延续,得到升华。这是目前殡葬改革中的一种全新方式,它将传统殡葬文化与环保意识相结合,完全迎合了由国家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中“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老先生以实际行动为泸州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作出了贡献。
摆放千纸鹤
“为了实现父亲葬在树下的愿望,我们了解到南寿山墓园这个生态园区,来看了之后觉得安静清幽、生态环保,符合父亲生前的要求,就立刻决定将这里作为父亲的安息之地。”谈到樱花园,老先生的儿女们都很满意,这正是他们要寻找的沃土,简单的安葬方式,简单的告别,但父亲的精神却能如树木常青,让后人永远铭记。
为逝者祈福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积极倡导殡葬改革,并用实际行动支持生态安葬,为生者树立了一座丰碑。现在,这位老党员也跟随他们的脚步,主动做殡葬改革的践行者、生态文明的推动者、文明风尚的引领者,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
为逝者挂仙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