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揭秘天葬过程 世界各地独特骇人的墓葬习俗文化

作者: 来源: 日期:2016-12-21 浏览次数: 【字体:

来源:中国网|

[导读]那令世人震惊的骷髅墙,庄严肃穆的天葬台,盘旋飞翔的鹰鹫,举世无双的天葬场面,形成一个神秘世界。这种西藏独特的民族文化,深深吸引着无数有缘或无缘走上西藏高原的人。天葬是藏地古老而独特的风俗习惯。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鹫鹰。鹫鹰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

【西藏 天葬】那令世人震惊的骷髅墙,庄严肃穆的天葬台,盘旋飞翔的鹰鹫,举世无双的天葬场面,形成一个神秘世界。这种西藏独特的民族文化,深深吸引着无数有缘或无缘走上西藏高原的人。天葬是藏地古老而独特的风俗习惯。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鹫鹰。鹫鹰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

天葬在天葬场举行,各地有固定地点。人死后,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出殡由专人将尸体送至天葬师首先焚香供神,鹫见烟火聚集在天葬场周围。天葬师随即将尸体衣服剥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骨头用石头捣碎,并拌以糌粑,肉切成小块放置一旁。

最后用哨声呼来鹫,按骨、肉顺序别喂食,直到吞食净尽。藏族的丧葬形式是经历了历史变化的,据藏文史籍记载,在远古的“七天墀”之时,诸王死时是“握天绳升天”,“如虹散失,无有尸骸”。这种情况同藏族当时的认识有关,当时藏族认为其祖先来自天上,死后归天。藏语称天葬为“杜垂杰哇”意为“关(尸)到葬场”;又称“恰多”意为“喂鹫鹰”。文中“恰”是一种专门食尸肉秃鹰,谓之“哈桂”。据此可知这种“天葬”亦可谓之“鸟葬”。

天葬习俗始于何时,未见具体而确切的记载,佛教传入西藏后,对于西藏丧葬习俗的影响很大,在佛教中“布施”是信众奉行的准则,布施有多种,舍身也是一种布施,据敦煌发现的《要行舍身经》中载,即劝人于死后分割血肉,布施尸陀林(葬尸场)中。在汉地隋以前已有此风俗。

天葬寄托着一种升上“天堂”的愿望,每一地区都有天葬场地,有专人(天葬师)从事此业。人死后把尸体卷曲起来,把头屈于膝部,合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放置于门后右侧的土台上,请喇嘛诵超度经。择吉日由背尸人将尸体背到天葬台,点“桑”烟引起来秃鹫,诵经完毕,由天葬师处理尸体。藏族人认为,天葬台周围山上的秃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小动物,是“神鸟”。天葬仪式一般在清晨举行。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未经允许,最好不要去观看。西藏到底有没有骷髅墙,就连许多老西藏也仅仅是听说而己,没有几个有缘走近。从那曲镇向东南走约300公里,就是比如县。比如,在藏语里是“母牦牛角”的意思,传说这里原是一个“母牦牛部落”定居的地方。达摩寺多多卡天葬台就位于比如县城西郊,也是骷髅墙所在地。

关于天葬,藏传佛教认为,点燃桑烟是铺上五彩路,恭请空行母到天葬台,尸体作为供品,敬献诸神,祈祷赎去逝者在世时的罪孽,请诸神把其灵魂带到天界。

多多卡天葬院中间,有一块约4平方米大小、用鹅卵石铺砌而成的葬尸池,池北边有一块60厘米高的长方形石块,是天葬时停放尸体的。在天葬院南门外,还竖立着一根约10余米高的经幡旗杆,上边有骷髅骨雕塑,顶部悬挂着很多褪了色的经幡。

整个天葬台院子约有4000多平方米,四周有约一人高的土墙,在南墙和西墙上修有木架,约四五格,每格内都整齐地排列着一个个人头骨,形成两面长长的骷髅墙。一个个骷髅头骨,让人感到神圣的威慑和由衷地惊叹。这时我才知道,骷髅墙是天葬的产物。

在西藏,人死后尸体全部喂鹰鹫,不留一点。唯独藏北的比如县多多卡天葬台,保留了众多死者的头骨,此举堪称世界一绝。

【苗族 洞葬】苗族是中华56个民族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赋予这个民族独特而丰富的文化;正是历史的原因,苗族的文化在外人看来有时不免显得悲壮而神秘。洞葬习俗,至今在民俗和历史学家眼中还是一个是似而非的迷。苗族最早居住富饶发达的黄河流域,因他们的祖先神农氏战争失败,被迫迁居贵州大山迷林中。

苗族没有一天忘记过自己的故土,洞葬其实只是一种对先人灵柩的暂时存放,希冀有一天能够回到自己真正的家乡叶落归根,入土为安。在贵州黔南山区有个溶洞,叫梅洞,里面放有四百来具不同时期的棺材,是贵州最大的苗族洞葬,从棺木间穿行进去,不时见到朽坏的棺木和还未风化的尸骨,地上还有一些破碎的瓦罐之类的容器。

苗族没有一天忘记过自己的故土,洞葬其实只是一种对先人灵柩的暂时存放,希冀有一天能够回到自己真正的家乡叶落归根,入土为安。在贵州黔南山区有个溶洞,叫梅洞,里面放有四百来具不同时期的棺材,是贵州最大的苗族洞葬,从棺木间穿行进去,不时见到朽坏的棺木和还未风化的尸骨,地上还有一些破碎的瓦罐之类的容器。

棺木有平板平头和鼓型雄头之分,其大小因亡者的体型而定。平板平头棺为明代,凸型雄头棺为清代。平板平头型棺木制作粗糙,鼓型雄头棺木多为杉木本色,洞里面的棺材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最晚的一具也是在清末。洞里面安放的全是山下面村庄吴姓苗族的先祖,每逢清明他们都要上来祭祀自己的先祖。借着火把往里走,空旷的洞里面全是形状各异的钟乳石、洞中央右侧有一个天然的小洞穴,是当年苗王躲避外敌时的临时会客厅,小洞穴里面还有一个小洞穴,是苗王寝宫。往里直走距离出口大约100米,有人工修建的防护墙,当地人称营盘,是用来抵御外敌进攻的,每有外敌骚扰,山下的吴姓都会带上全部家当上来躲避。防护墙用石块砌成,城墙不高,大约3米,墙上有瞭望口,右侧边有一个城门,用大青石砌成,方便吴姓家族的人进出,城墙两边的岩壁上最高处还可以站人和存放石块,每有外敌来攻,他们就在上面扔石块来抵御,在冷兵器时代是一个天然的防御屏障。

在每年的三月三、六月六,苗族同胞都要在洞外举行庄重的杀牛祭祖仪式,在宽敞的洞内大厅举行别具一格的跳洞,村寨的建筑至今还保留着古朴、浓郁的苗族风格。

【尼泊尔 烧尸庙】对印度教教徒而言,死亡只是另一个轮回的入口,他们不畏惧死亡,重视来生及永恒不变的轮回。在加德满都帕斯帕提纳神庙外的巴格马蒂河畔有几座石造的火葬台,是印度教徒焚烧死者的地方,因此也有人把帕斯帕提纳神庙称为“烧尸庙”。进入烧尸现场前,路边有不少摊位,大部分是卖旅游纪念品,来这里的游客之多可见一斑。

巴格马蒂河是尼泊尔人生命流转的渡口,在尼泊尔人心目中它是最圣洁的河,因为它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往南流入印度的恒河。在3月的旱季,大片的河床裸露了出来。

火葬台周围有不少参观者,其中大部分为游客。一些在边上路过的行人也会驻足观看。

几个小孩在干枯的河床上玩耍,他们不惧怕死人,也不信邪气附体,真是不可思议。

正在沐浴的是死者的儿子,据说从当天开始,他要为死者穿三年孝服。

火葬前先由家属把尸体抬到河边。然后用圣水为死者净身洗脚,使死者干净地踏上来生之路。这里每天要烧几十具尸体,为死者沐浴有时候需要排队等候。

火葬前先由家属把尸体抬到河边。然后用圣水为死者净身洗脚,使死者干净地踏上来生之路。这里每天要烧几十具尸体,为死者沐浴有时候需要排队等候。

家属坐在一边看着尸体被大火吞噬,在这悲惨的时刻,你却听不到家属声嘶力竭的哭声。当亡魂化作青烟,骨灰随即被扫入巴格马蒂河,让其顺河流流到印度的恒河,人生就此结束。

工作人员从河里捞起一桶桶水,把火葬台冲干净,然后再放上另一具尸体。由于木头未完全燃烧,有专人在河中把它捞起来,另作他用。火葬台分为三类,这边是火葬普通百姓的。在其上游是一个有钱人的专用火葬台,最上游是专供王室用的火葬台。

【印度 恒河火葬】恒河是印度人心目中的圣河,恒河岸边建有很多石阶,不同的石阶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就有火化逝去亲人遗体的公共露天火葬场。在充当火葬场的石阶中,玛尼卡尼卡石阶的面积最大,很多人将死者的遗体运到这里,而后放到柴堆上火化。

据说每天在这里火化的尸体超过200具。虽然火化尸体的景象非常恐怖,但也吸引了不少游客特意赶过来,只为一睹拥有悠久历史的火葬仪式。

虽然当地政府建造了采用电焚化炉的火葬场,但宗教习俗很难改变,印度人至今仍保留着露天火化死者遗体的传统。

印度教徒没有墓地,每天都有一具具白布(男人用)或红色纱丽(女人用)裹身的尸体被人抬往石阶火化,之后骨灰会被撒向恒河,而女性则不允许进入火葬场。

在恒河岸边的石阶火化亲人遗体时,家属首先要选择所谓的“火葬服务包”。他们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决定购买的柴火、檀香、酥油、麦杆等火化用品的数量和品质,以及宗教方面的服务。

一次像模像样的火葬费用在12美元到71美元之间,穷人通常只能买得起檀香粉,富人则全部使用檀香木作为火葬柴堆。此外,富人还会为亲人的遗体裹上金丝和银丝织成的裹尸布。

曾经贱民阶层“旃陀罗”从事着这项古老的工作,遗体焚烧时,他们负责让火均匀燃烧,不时添加麦秆和酥油,必要的时候还要拨弄柴堆,防止火熄灭。

这种火化方式通常需要大约3个半小时,尸体才会烧成灰烬。如果死者亲属幸运的话,头骨会在火化时爆裂。印度教教徒认为头骨裂开能够让死者的灵魂升入天堂。如果没有裂开,丧主会在火灭之后将头骨敲裂。

虽然在外人眼里,露天火葬这种做法太过恐怖,但在印度教教徒看来,死亡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该感到快乐的一部分,不应该以隐秘的方式对待这个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 胆小勿进!盘点全球各地的骇人墓葬习俗。